芯片还能做假?大量流通的假芯片从哪里来的?
日期:2021-11-29 14:28:00浏览量:1267标签:芯片
由于全球芯片短缺,供应受限,工业电子和消费电子的组装厂被迫采购曾经在市场上流通,或现在被作为囤积起来的过剩库存芯片。由于这些芯片通常是非正当渠道采购,假货流入的风险很高。SIA统计,美国半导体企业每年因假冒产品而遭受的损失达75亿美元。
今年以来,随着“缺芯潮”在全球蔓延,不少行业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芯片短缺迹象。一些知名厂商还能从原来的供货商处直接提货,但一些中小型制造商的芯片供货源开始逐渐不稳定。由于订单加急,部分制造商开始铤而走险,采购不明货源的芯片。直到收货时,他们才发现这些芯片有的竟然是“假芯片”。
当前翻新、造假现象在电子行业并不罕见,只是业内人士讳莫如深,正式行事相对低调,甚至有封装厂参与其中。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元器件造假产业链体系早已完善,有人从进口电子垃圾开始,回收、拆解、分类、翻新、重新编带、包装(标签、卷带/托盘、外箱、铝箔真空包装袋/静电袋等),再销售到市场。这类芯片主要流通于消费电子。与汽车、工业不同,一些消费电子的整机厂商并不对芯片及其供应商进行长期的验证和测试。在一些利润较低、对芯片性能和工艺的要求较低的产品中,或是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中,都容易流通假芯片。
真假芯片性能差异很大,以次充好的芯片在性能指标和正品有差异,而二手芯片的质量保证期比正品更短。如果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且不处于极端的使用条件,并不容易暴露出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风险和成本则会转嫁给整机厂商和消费者。一直以来,中国芯片长期依赖进口,国外原厂产出的芯片,要经海关、分销商、贸易商、配套商多个环节,最终流向整机厂商。大部分中小型厂商无法向原厂采购,只能选择第三方分销商,他们是假芯片的最大买家。
另外半导体是周期性行业,元器件本身存在阶段性的供应失衡。当前缺芯行情,大面积的供应链处于失衡状态,多种元器件出现短缺,而中国有着几乎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商家,每天进行数以万计的电子垃圾的拆解。这些都给假芯片提供了市场机会,它们大部分在国内流转,有的还流通至海外供应链。
此外,市场对假芯片的监管也十分困难。一些行业人士和专家也提到假芯片的数量有很多,但由于受害的制造商往往不愿意公开承认他们受到了欺骗,因为这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也因此,目前人们对于假芯片的刑事指控很难,尤其是部分案件还是跨国案件。
总而言之,在全球芯片供应充足之前,假芯片问题或将一直存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果市场一直纵容假芯片的存在,让它们深入供应链中,最后可能影响某些大型机器的正常运转,甚至危及一些人的生命安全。芯片测试的目的是剔除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失效和潜在的失效芯片,防止不良品流入客户。我们的检测服务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测试验证、IC真假鉴别产品设计选料、失效分析,功能检测、工厂来料检验以及编带等多种测试项目。热忱欢迎来电,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