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中国的制造业在科技发展迅猛,并占据了领先地。在金属软件中,表面划痕的检测技术备受行业关注。表面划痕检测技术兴于20世界50年代,主要采用人工目视检测、检测者凭借肉眼直接观察缺陷。传统的表面划痕检测技术存在诸多的弊端;如:人工检测精度低且工人易疲劳,人工的检测需要在高温、噪声、粉尘、震动的环境下工作,对身体及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技术的各个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采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来把控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在进行划痕检测的时候,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先是确定产品的表面是否存在划痕;然后,在确定划痕信息后,对划痕进行提取检测,而表面的划痕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划痕,单从外观上就很好辨认,其灰度的变化和周遭的环境对比也是比较明显的,可以选择较小的阙值对于划痕部分劲信直接的标记
第二类划痕,部分灰度值变化并不明显,整体图象的灰度也是比较平均,划痕的满级比较小,只有几个像素点,灰度也只比周围图像稍低,很难分辨。可以对原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得到较平滑的图像,和原来的图象值相减,当其差的绝对值大于阈值时就将其置为目标,并对所有的目标进行标记,计算其面积,将面积过小的目标去掉,剩下的就标记为划痕。
第三类划痕,各部分灰度差异较大,形状通常呈长条形,如果在一幅图像上采取固定阈值分割,则标记的缺陷部分会小于实际部分。由于这类图像的划痕狭长,单纯依靠灰度检测会将缺陷延伸部分漏掉。对于这类图像,根据其特点选择双阈值和缺陷形状特征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在工业检测中图像的多样性,对于每一种图像,都要经过分析综合考虑各种手段来进行处理达到效果。一般来说,划痕部分的灰度值和周围正常部分相比要暗,也就是划痕部分灰度值偏小;而且,大多都是在光滑表面,所以整幅图的灰度变化总体来说非常均匀,缺乏纹理特征。因此,划痕的检测一般使用基于统计的灰度特征或者阈值分割的方法将划痕部分标出。
划痕测试是常用的测试表面膜与基体材料之间结合强度的标准方法之一。以硬度大于表面膜的材料制成尖头在样品或工件表面上划痕,向划头上增加载荷直到膜和基材脱离接触,此时载荷即为临界载荷,进而可计算得出表面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划痕测试应用范围
划痕测试主要用于检测评估阳极氧化材料、刚性有机材料、粉末涂料、软金属、塑料、玻璃以及涂料胶粘剂等材料的抗剪切、划伤、刨削、刮擦以及雕刻性能。
方法标准
GB/T17657-1999,ISO4586-2,JISK6902,Federal系列标准,Terrazzo90322-9E-1,UNI9428Furniture,AS/NZSAS2924.2,ASTMC217,CEN系列标准,DIN53799,DIN68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