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迅猛袭击,到芯片全面涨价,这一年来的很多大事已经改变了IC行业的一些固有“玩法”。在晶圆代工行业,产能紧缺已经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手段,改变了代工厂扩产及接单的原有模式。这些新的变化,正在冲击着IC行业传统形态,其结果不一定全是正面,但必定会深刻影响未来。
客户出钱订产能,代工厂“低成本”扩产
芯片供不应求不断加深,上半年各代工厂都把扩产提上日程。早前,台湾晶圆代工厂联华电子放弃7nm工艺研发,只经营成熟制程。就目前来看,联电在这波芯片行情中是大赢家。由于晶圆代工产能仍将吃紧,联电决定扩建产线,但这家代工厂并没有选择单靠自己扩建产能,而是拉来8大客户,共同出资扩产。
具体来看,联电扩充的是位于台南科的12英寸Fab 12A P6厂区的产能,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投产。新产线初步配备28nm机台,后续可延伸至14nm工艺,以满足客户升级需要。目前,参与联电扩产的客户名单已经曝光,共有联发科、三星、高通、联咏、瑞昱等8家客户,涉及网通IC、射频IC、驱动IC以及CIS等多种元器件。
在这几家客户中,三星受困于二月美国寒潮,芯片产能降低,因此与联电加强合作,弥补产能缺口。高通早在去年年底,就将本来在中芯国际生产的电源管理IC、入门级手机SoC等订单转给联电,以规避美国审查方面的风险。至于联发科、瑞昱等其他客户,则是由于疫情“宅经济”带来的强大需求,与联电加强合作。
这几家与联电合作的客户,已经包下新产线未来5年内的产能。业内预估,每家客户提供的产能保证金应该在5000至6000万美元。以新产线1000亿新台币(约合36亿美元)的投资额来看,客户提供的保证金加起来有数亿美元,能够承担一些先期建设及设备的成本。产线运行之后,客户纷纷大手笔投片,联电就等于是以相当低的成本,完成了扩产项目。
在IC行业内,借客户之力扩产的模式早已有之,但像联电这次的规模以前从未有过。为何联电能够借客户之力扩产?根本原因在于短缺。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时间里,市场对成熟制程芯片的需求维持平稳,代工厂没有扩产的必要。去年疫情袭来,市场需求先抑后扬,转入极度供不应求,不论是IC原厂还是芯片代工厂都决意扩产,以迎合暴涨的需求。
然而,代工厂扩产需要时间,也许等到新产能开出,市况已经扭转为供大于求。这次联电借客户之力扩产,很大程度是为了规避日后的过剩风险,让芯产能在长时间内都能被充分利用。而对于这8家客户来说,现在抢占市场是第一要义,在别人都在为抢产能挤破脑袋的时候,自己花钱就能预定到一批,无疑是划算买卖。
从联电扩产这件事,可以看出短缺对IC行业模式的重塑作用。当然,这种重塑不仅影响代工厂与芯片厂,更对整条产业链都起作用。
终端直连代工厂,中间代理商小心了
IC供应短缺持续,新增产能“远水不解近渴”,外加“长短料”问题显著,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终端生产商的出货能力。最近报道指出,几家车厂和面板厂选择跳过IC原厂的环节,直接找上晶圆代工厂要产能,这也是前所未有。
具体做法上看,这些终端生产商先盘点自身所需芯片的库存水位及工艺制程,再向晶圆代工厂预定产能,然后将取得的产能分配给缺货最严重的芯片,并联系到相关原厂进行投片。这些IC原厂本身就是代工厂的客户,整个过程只需按照终端厂商的要求进行投片,再将生产好的芯片交付即可。
按照以往的模式,晶圆代工厂的客户仅有IC原厂(不论Fabless还是IDM),但在当前的短缺背景下,终端生产商也开始跟代工厂进行对接,为的是高效化解物料短缺以及长短料的问题。总的来看,这一新模式集中反映出的,是在短缺行情下,终端厂商寻求更多产业链话语权,以获得充足且平衡的物料供给。
除了上面提到的车厂和面板厂,近期还有报道指出,PC巨头惠普越过代理商、代工厂等环节,直接到台湾向供应链采购物料,订单时限长达一年,包括各类IC器件。此外,最近业内传言电动车厂商特斯拉将要收购台湾IC厂商旺宏待售的6英寸厂,其目的不外乎缓解自身芯片短缺问题。
以上所列事件,都是终端厂商面对“缺芯”难题,向产业链上游寻求解决之道。这些厂商越过各种中间环节,直接向芯片生产方要产能、要物料。就其效应而言,一方面确实能够加强备货效率、解决长短料问题;但如惠普那样跟自己的代工厂抢料,也会造成重复下单等混乱态势,给产业链造成麻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终端厂商直接跟芯片生产方对接,也会减少对芯片代理商、分销商的依赖,这对IC行业传统的分销模式来说又是一大挑战。近些年,IC原厂普遍开始转向客户直销路线,已经掀起分销模式的变革,如今大客户又开始跟晶圆代工厂直接对接,这必将进一步削弱传统分销模。可以预见,IC产业的物料流通正在走出新的路线,其过程将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结语:短缺终会过去,变革不会倒退
总结以上行业动态,根源都是“短缺”。疫情至今的芯片行情,不仅是单纯的缺货涨价,它更是在一步步重塑整条产业链的形态。由于IC行业的周期特性,缺货涨价总有一天会停止,但这波行情所引发的行业变局将会保留。对从业者来说,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并及时适应“新常态”,将是未来竞争力之关键所在。